常见问题
					 请问每节的主题培训工作坊的内容是否一样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不相同。教城会邀请专业人士担任分享嘉宾,让参加者进一步认识比赛主题,协助他们为参赛作充分准备。
					 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共有八个奖项,是否只可参与其中之一个奖项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每个参赛项目只能参与其中一个奖项。
					 请问可以同时选择两个比赛主题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只可选择一个比赛主题作为参赛项目的主旨。
					 请问小六学生可以参加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可以。中小学组别的参加者须经学校老师报名,透过学校认证参加者的学生身份。
					 请问参加者是否需要来自同一间学校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中小学组别的参赛队伍须来自同一所学校。大专及高等教育组别欢迎以联院形式参赛。
					 请问学校的参赛队伍可以增加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可以,我们会以截止申请日期前所递交的申请表格内的队伍资料作准。
					 请问截止申请日期前需提交什么资料予香港教育城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每队参赛队伍需经教育城网站递交申请表格及上载项目计划书。
					 请问参加者需要提交计划的原型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不需要,参加者只需于截止申请日期前提交项目计划书(不多于18页的简报)。
					 请问递交的参赛项目计划书(以简报形式)的语言有没有限制?如入围评审,面试以什么语言为主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参赛项目计划书可以中文或英文表达,其档案必须小于1GB。参赛队伍需要在申请表格选择面试语言(英语、广东话或普通话),作为于评审中介绍参赛项目及回答问题时使用的语言。
					 请问初赛需要实体面试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第一轮初赛会由评审员进行评分和筛选。教育城会查检所有项目的评分。按情况需要,会抽取个别项目进行网上问答环节。
					 如果部份组员未能出席面试,可由其他人士替代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在已提交参赛名单上的学生,才可以出席面试。
					 请问评审环节需要提交制成品或模型吗?如有制成品或模型,能提高入围或获奖机会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在评审环节,参赛者并不需要强制提交任何实体制成品或模型。参赛者可以自由决定是否准备相关展示物资。
					 若项目计划书内所提及的产品/概念,在现实中仍未有类似的技术或产品,这会对评分产生影响吗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参赛作品的创新性是评审的考量之一。如果参赛者提出了尚未实现的创新构想,评审会按评审准则对项目计划书的内容进行评分。
					 请问会有多少队队伍可入围决赛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每个组别有5队能进入决赛评审阶段。
					 如成功进入评审阶段,参赛队伍能否修改项目计划书的内容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可以。参赛项目在每个评审阶段均会获得评审员的评语和意见,以提升项目的整体效能。因此,参赛队伍可参考评审员的意见并优化项目。参赛队伍需根据教城指引(以电邮通知)递交入围项目计划书。
					 请问什么时候通知面试入围名单? 
							
			
			
		
						
				答:教城职员会于实体面试前七日以电邮通知入围的参赛队伍。入围名单亦会于活动网站上公布。
 
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 
															